无题
世人对岳飞的认识,大多来自于他写的《满江红》,“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”,何等荡气回肠,何等波澜壮阔。“待从头,收拾旧河山,朝天阙”,然后莫须有,风波亭,金戈铁马,戛然而止。无论是当时的人,还是后世的我,都唏嘘不已,无语凝噎。但不管如何,这等豪迈的英雄气概,是长留心间的。可对于上面的这首词,很多人就不知晓了,即使读到它,看到作者是岳飞时,都很惊讶,难以置信豪迈的岳飞,也有如此的细腻情感。
我们从小都被告知,岳飞之死,是秦桧诬陷而致。大约二十年前,我读到李亚平的这本书,相当程度地颠覆了我的认知。后来罗胖在刚开始创业时讲《罗辑思维》,里面有一期借鉴了这本书的内容,专门讲岳飞之死。有新意,但给我的震撼就没有这本书那么大了。
读了这本书,才真正理解岳飞为什么会写下《小重山》。满腔热血,一心为国,却也不被世人所理解,竟然也不被最高层所信任。所谓功名,所谓利益,所谓盘算,所谓得失,不过是他人茶余饭后的闲聊而已。于当事人,理解也罢、误解也罢,又有何助哉?
上月中旬,得了带状疱疹,大概是免疫力很久都有点低下吧。开始并没放在心上,医生说疼得很,是否要打进口的针药。我笑着说,无非疼一下,不碍事的。医生继续“吓唬”我,有些人要疼一两年,有些人要疼 3、5 个月,一般至少都要疼 2、3 个月。我挥挥手,无妨,几个月而已。可真正疼起来,我才知道什么是疼 —— 每天晚上要疼醒 4、5 次啊。到医院再看医生,结束时开了两种药:一是疼得受不了的时候吃的止疼药;一是疼得睡不着的时候吃的安眠药。
半夜起来,独自绕阶行时,脑海里竟然就蹦出岳飞的《小重山》来,虽然是中学时背诵的,但字字清晰,脱口而出,不知是否有感而生。但这次,才真正明白了岳武穆当时的“伤悲”,这无可言说的寂寞。神经之疼、皮肉之痛,哪里比得上这痛彻心扉的酸楚呢?
我好长一段时间都疑惑,李商隐写那么多《无题》诗,十分难以理解,为什么不起个名字呢?如今我才明白,有些话,是真找不到名字的。
“刘郎已恨蓬山远,更隔蓬山一万重!”